蛋鴨農戶變身高科技鵝王,芳源畜牧場的轉型變奏曲

芳源畜牧場實施牧場綠化,提供鵝群充足的活動場域,保留動物與大自然的接觸。

隨著時代演進,臺灣農業導入物聯網、雲端科技、大數據分析與智慧化機械。雲林縣芳源畜牧場(簡稱芳源)率先建造了全臺首座智能鵝舍,引進「光照環控水濂系統」、「智慧型鵝產蛋辨識系統」等新進設備及自動化科技,打造整潔舒適的鵝居環境,既節省勞力又增進產能,是傳統禽舍轉型為智慧化畜舍的蛻變指標。

「這個場的開端,是從我爺爺養蛋鴨開始,當時養了1、200隻蛋鴨,在民國40年代,這個數量的收益足夠養活一個家庭。後來我爸爸改養肉鴨,以游牧民族的方式,從南部養到中部。因為割稻是從南部開始割,從屏東、高雄一路往北,把鴨子驅趕到臺中時,小鴨也長大了,可以拿去賣。」芳源場主吳祥斌望著茶杯裡舒展的茶葉,說起傳承三代的芳源故事。

臺灣早期民生物質匱乏,養鴨業者多採野外放牧,收割後的稻田即是鴨群覓食地。牠們以田間散落的稻穀或昆蟲為食,猶如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這般游牧式養鴨俗稱「逃冬」,既省下了養鴨的飼料錢,亦節省了長途運輸鴨隻的費用。

芳源畜牧場場主吳祥斌,有感於農業科技化的趨勢,將現代技術融入禽舍設計,構築智慧養鵝的管理系統。

棄鴨養鵝  開拓種鵝新市場

「大概民國60年代,家裡經濟狀況變好,我爸買了田地,挖魚池、養鴨子,做起肉鴨的中盤商買賣。」打從國小時期,吳祥斌便協助父母養鴨,即使升學後住校,放假回家也與鴨群為伍。年歲漸增的他,伴隨父親學習經營中盤商生意。「1989年我退伍後正式接班,但過沒多久,我發現養鴨的利潤變少,鴨市場走下坡,鵝產業興起。」

吳祥斌評估鴨市場的局限,毅然決然出售所有肉鴨,轉向投入鵝產業。從事鵝商生意6、7年後,他決定深掘養鵝場的潛能。「臺灣農民經常配合消費者的口味,思考該怎麼變化才能得到市場青睞。關於畜牧飼養,我常向國立中興大學的教授們請益,了解到雜交的重要性。如果沒有混合交配,鵝種永遠都是單一基因,沒有進步。」

時約2003年,吳祥斌不惜重本自丹麥引進麗嘉鵝,當時一隻要價新臺幣1,800元,他總共買進了3,000隻。相較於臺灣本土鵝,麗嘉鵝的體型較大,產蛋率與繁殖率也較高。「買下麗嘉鵝之前,我有先向專家請教過,從育成率、飼料使用效率等各方面審慎考量,篩選出全世界前幾名鵝種,最後選擇牠作為育種的起點。」

丹麥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習慣涼爽氣候的麗嘉鵝踏上溼熱的臺灣,必然發生水土不服的問題。吳祥斌讓麗嘉鵝公鵝與臺灣本土母鵝交配,藉由雜交改變生物特性,繁衍第一代、第二代……直到第五代,終於適應了臺灣氣候環境,歷時5年光陰培育出獨一無二的「芳源鵝」。 「一般養鵝場只餵鵝吃完全飼料,我們不那樣做,而是種了1 0甲的狼尾草搭配給鵝吃,種的是畜產試驗所技術轉移的牧草品種『狼尾草台畜草三號』。」他說明,鵝本身是草食動物,不像雞鴨豬是雜食。天然的粗纖維飲食,如青割玉米與狼尾草,可讓鵝群攝取充足的蛋白質及纖維素,促使鵝肉具有鮮甜軟嫩的口感,做出品牌差異。

為了確保新鮮牧草供應充足,芳源廣泛種植狼尾草,作為芳源鵝的主食。(圖片提供/芳源畜牧場)

設計智能鵝舍  克服產銷失衡

吳祥斌認為,協會是農民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樑,故擔任中華民國養鵝協會理事長期間,竭力推動優質肉鵝場與種鵝場認證。「當年政府推合法屠宰場時,我替鵝產業申請了2場補助,就算有補助,願意投入的人也很少,因為蓋一場要5、6,000萬,業者說有這麼多錢的話,幹嘛還來殺鵝?不過你看,現在臺灣屠宰場都很乾淨衛生,有獸醫駐場,還能統計宰了多少鵝跟雞。」不論是改革屠宰場或投入種鵝培育,均需長期累積方能看見成果,因此他強調,學習調整格局、放遠眼光,對未來發展勢必助益良多。

此外,吳祥斌點明鵝產業的瓶頸,即是季節性產銷失衡。「產季時1斤肉鵝賣25元、1隻小鵝賣20元,價格再低也沒人要;非產季時,1斤肉鵝7、80元,1隻小鵝200元。這樣的價差,造成政府跟鵝農很大的困擾。」吳祥斌善用自身生物機電工程的專業,導入自動化資訊管理,以電腦記錄生產資料,偕同畜牧學者及相關領域專家,討論如何分散鵝蛋產季集中的狀況。

「透過產官學合作,打造出『密閉式水濂光照環控鵝舍』,依照鵝的生理來做產量調配。鵝原本是冬天生蛋,為了讓牠們夏天也下蛋,利用遮光布擋光、水濂牆降溫,模擬冬季日照時間短又低溫的特性,讓鵝以為現在是冬天。改造鵝舍的效果不錯,就把這個好結果推展到產業裡去。」

他指出,國外已邁入農業4.0,臺灣農民也要跟上時代趨勢。「我們向農委會科技處申請輔導計畫,為了順利推行,我籌組了一個團隊專門處理計畫事項。譬如地板自動沖洗的程式設計,要做多少格、每格水壓多少,成功後就能把我們走過的經驗分享給其他人,推廣給更多業者知道。」

種鵝均配戴腳環,並以顏色區分公母。(圖片提供/芳源畜牧場)

智慧產線一把罩  電子化養鵝管理

如今芳源可精準掌握每隻母鵝在每年、每個產季產下多少顆蛋。「過去之所以不容易掌握單一鵝的產蛋數量,是因為鵝是群養,不像雞是籠養,能一眼看出下了幾顆蛋。替每隻鵝裝上智能腳環,產季後便能統計出牠們在這一季下了多少蛋。」

芳源獨家「智慧型鵝產蛋辨識系統」結合了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IoT),透過無線射頻辨識(RFID)腳環識別鵝隻產蛋情形,進一步分類寡產鵝與豐產鵝,既降低人力管理成本,亦藉此篩選新一代種鵝,優化生產效率。

當母鵝走進1格產房,產房內的感應器便偵測腳環裡的鵝隻編號,記錄該鵝下了多少顆蛋;產季時,產房外的輸送帶會裝上運蛋設備,將蛋自動輸送到舍外,省去人工撿拾。

如果要清洗鵝舍,直接在手機上下指令,30分鐘就自動沖洗完畢;打飼料也用手機操作就好。比如有3,000隻肉鵝,1隻大約吃200公克,就打600公斤過去。」芳源鵝舍管理全面電子化,採行遠端監視系統,一是降低人員進出頻率以確保生物安全;二是當今農業嚴重缺工,電子化管理可縮減人力需求。少數需要人工進行的工作,其操控設備均設置於畜舍外操作。

目前芳源有20座禽舍,採用鋼筋混凝土建築,特色是地震搖晃度小,防水性、舒適性及隔音效果佳,搭配水濂牆與強力抽風扇,闢建冬暖夏涼的群居環境;屋頂鋪設太陽能板,響應環保節能;室內地板分為塑膠網地板與白鐵網地板,前者不易沾黏糞尿,適用自動化沖洗設備,後者為人工沖洗,正逐步汰換更新,預計將每座鵝舍納入自動沖洗範疇。

芳源禽舍管理採遠端智能監控,連結手機操作,可迅速補充飼料(左)或自動沖洗地板(右)。

芳源場區的畜舍屋頂皆鋪設太陽能板,落實環保節能。(圖片提供/芳源畜牧場)

以退為守  復養肉鴨事業

回首過往,2015年臺灣爆發大規模禽流感,是吳祥斌養鵝生涯中難忘的轉折。「全臺鵝場幾乎無一倖免,鵝產業失去了90%以上的鵝。當時我以為這產業要滅亡了,考慮把鵝場收起來。但轉念一想,既然還倖存10%,就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我的場被撲殺了7萬隻鵝,剩下未感染的健康種鵝5,000隻,我趕快把牠們移到其他場隔離開來。從這5,000隻再慢慢培育,花了5年才恢復到現在的規模。」

「現在我養的鵝沒以前多了,因為這幾年市場缺鴨,我把部分心力撥回復養鴨子上。我的鴨舍跟鵝舍一樣,設有水濂牆、抽風扇和水池,鴨子可以在室內游水。我希望起到帶頭作用,如果有其他業者想觀摩借鏡,非常歡迎。大家一起做,提升產業的效果才大。」

吳祥斌表示,改建鵝舍(左)與鴨舍(右)可避免野鳥搶飼料、野狗攻擊,加上水濂牆與抽風扇營造冬暖夏涼的環境,顯著提高育成率。

後疫情銷售  轉戰網路客群

近兩年各大產業飽受新冠肺炎衝擊,芳源卻藉著疫情浪潮另闢蹊徑。「原本大家都上市場買菜,疫情後不出門、網購量變多,這給了我們靈感,除了專精在鵝鴨飼養跟中盤買賣生意,也可以發展電商呀!雖然見不到面,但還有網路這個管道可以接觸消費大眾。」

吳祥斌觀察,消費者普遍在實體店面如鵝肉專賣店購買鵝肉,往往得買下整隻鵝,但現代小家庭與租屋族吃不了那麼多,於是他請屠宰場劃分不同部位的肉,做成獨立包裝販售。「喜歡吃胸肉就只買胸肉、愛吃腿肉就單買腿肉。雖然餐廳訂購量減少,但芳源的網路訂單增加,疫情反而帶來了新客源。」

為了協助吳祥斌闢展網路客群,女兒吳謹伶辭去金融業工作加入芳源,負責網路行銷與社群經營。從網站內容企畫、攝影情境及產品包裝設計,皆由她向攝影師及設計師溝通發想,亦和母親齊力構思鵝肉料理,提供消費者多樣的食譜參考。

鵝產品潛力大  專注育種,展望國際

吳祥斌現為中華民國水禽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積極向農委會提出產銷建言。「過去沒人吃雞胸肉,現在因為健身風潮,雞胸肉愈來愈搶手。鵝肉市場也在改變,需要政府幫忙推廣、輔導鵝產業行銷,才能讓更多人知道鵝產品的優點。例如鵝油,跟橄欖油一樣是健康油類,但橄欖油怕高溫,鵝油卻可以高溫炒煮。」鵝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及罹癌風險,除了用作食材,還可製成香皂、護手霜等各類保溼產品。

吳祥斌期盼農委會多加扶持鵝農,訪談當日亦與畜牧處處長有約,欲聊聊產業近況。他表明,未來芳源會持續專注鵝隻育種。「我想把這方面做好,推廣到國外去,讓全世界都知道臺灣芳源的育種實力,還有現代化設施管理鵝群產能。」

當傳統禽業活用工業科技與網路配銷,不但達到縮減成本、省時省工的效益,也避免野外動物闖入禽舍搶食、人員進出夾帶病菌的風險,更有效提高產值,成功吹響了農企轉型的革新號角。

芳源近期積極拓展網路市場,開發多元鵝肉料理,如Q彈鵝肉丸、金棗鵝肉捲及鵝油禮盒,吸睛力十足。(圖片提供/芳源畜牧場)

《轉貼-豐年雜誌社報導/文 何宜嬨/攝影 吳尚鴻,原文報導GO

商品推薦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