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農專輯】吳祥斌導入科技養殖,打造國宴級牧草鵝

雲林縣四湖鄉位於嘉南平原的西部且靠海,人口約23,000人,大多經營農、漁、牧等產業,但因地屬偏遠,人口流失嚴重,當地缺工及高齡化狀況提升。養鴨第三代吳祥斌在這樣的環境下反其道而行,逐步擴大畜產規模,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養鵝達人。

吳祥斌也因應缺工問題,接連導入自動化資訊管理,成功調節肉鵝供需,創造利潤並且打響「科技鵝吹冷氣下蛋」的名號。2005年獲神農獎殊榮,更引進智慧科技技術到農業領域,從未停止創新步伐。

吳祥斌經營的芳源畜牧場早年由祖父吳籠1951年從100隻蛋鴨起家,1968年父親吳文源接棒後,以遊牧式放養肉鴨,一路將雛鴨從屏東遷移牧養到北部,直到鵝長肥美了就近批發給盤商。牧養生活相當辛苦,所以父親自1971年起兼營肉鴨盤商事業。

吳祥斌自嘉義大學生物機電工程系畢業後,1989年繼承家業,接續投入土番鴨、紅面鴨、鵝隻飼養。他積極求知,密切就教於中興大學、嘉義大學及屏東科技大學等畜牧、獸醫領域學者專家,在產業轉型創新中,勇於搶先一步。他認為獲得神農獎的關鍵在於自動化與技術創新而成功調節產期,連外國都有業者來取經,感到很光榮。

芳源畜牧場2001年導入自動化資訊管理,以電腦記錄鵝隻生產資料,隨時分析成本及產能。經多年學習與研究,2004年又開發籌建了「密閉式光照環控水簾式種鵝舍」。每棟斥資1,000萬元的科技鵝舍,以光照環控技術及水牆降溫,克服種鵝對季節的敏感度而成功調整種鵝產期,使得全年有雛鵝供應市場,增加營運利潤。

同業最初對高額投資卻步,如今全臺業界卻約有100場鵝舍有這設備,顯示智慧養鵝的成功引領其他業者效仿。吳祥斌一直扮演業界領頭羊,在擔任中華民國養鵝協會理事長期間,還積極推動「優質肉鵝場」與「種鵝場」認證,對臺灣養鵝事業發展影響深遠。

2015年爆發禽流感,國內95%鵝隻遭到撲殺,2016至2019年漫長的復養期間,鵝肉攤一隻鵝曾要價2,000元。他一面咬緊牙關,一面持續接受政府輔導建置智慧化系統,2018到2019年間開始導入蛋鵝人工智慧物聯網,鵝腳環晶片可監控產蛋質與量,經判讀數據,再行篩選留用優質種蛋。

肉鵝畜養智能系統則用來監控溫溼度、健康狀況,並俱備鵝舍自動沖洗等功能。過去1個人力洗一棟鵝舍要5小時、自動化沖洗只要20分鐘。

擁有「優質鵝肉種鵝場」認證的芳源畜牧場目前面積約10公頃,擁有20棟禽舍,其中8棟為光照環控水簾式種鵝舍,全場種鵝在養數約2萬隻,年產雛鵝約50萬到60萬隻、成鵝約20萬隻,養殖規模在國內首屈一指。

臺灣年產500萬隻肉鵝,雲林佔全台肉鵝產量之冠,其中芳源更佔十分之一,2000年之後也多次成為國宴料理。2005年他開發「神農牧草鵝」品牌真空包裝生鮮與熟食,還曾外銷日本,品質獲肯定;國內餐廳如香格里拉、臺中晶華酒店、福華飯店等都曾採購他的生鮮鵝肉。

鵝肉擁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吳祥斌表示,「中國鵝」雄鵝與丹麥「白羅曼」雌鵝配種的肉鵝經100天飼養,肉質鮮美,口感不輸牛排,只是年輕人不習慣吃鵝肉。他進一步推出去骨鵝肉,設計小包裝薰茶鵝、鹽水鵝、鵝賞等多樣口味及即食品,以迎合現代人對養生與方便的訴求。

「以前雞胸肉沒人吃的,現在變成健身和養生的最愛!」他說,「神農牧草鵝」也計畫進軍超商通路,讓鵝肉飲食更為普及,更具價值。

雲林縣政府期盼藉由智能生產及智慧化管理突破小農單打獨鬥的困境,進而提升農業整體生產效率及量能,也積極透過大數據、人工智慧(AI)等方式促進雲林農業發展,替農民找尋新出路,包含規畫智慧農業相關補助、農業微創新等計畫,引入智慧農業、AIOT、區塊鏈、自動化農機等,結合經驗和技術,智慧耕作、養殖、畜牧管理系統、大數據分析等,促進農業科技化,農業智慧化,農業省工化的轉型發展。

吳祥斌2001年開始導入自動化資訊管理,以電腦記錄鵝隻生產資料,隨時分析成本及產能。記者許玉娟/攝影

《轉貼- 

商品推薦

相關文章

,